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重讀十八歲考試技巧筆記


國中畢業沒有直接讀高中,念了現在已經消失的五專。當時很幸運遇到很多五專老師很擔心我們畢業後會失業,所以常常用各種方式鼓勵我們,希望我們不再因為遇到困難就退而選擇一個比較簡單的選項,而受限自己未來的人生選擇。

真正離開校園後,其實任何的動機與激勵都將內化成自己想什麼樣的生活,但已經很難有當時考生或是五專時期,堅信覺得努力就會大幅增加未來成功邏輯。

以下是翻箱倒櫃後找到的當時筆記(可能是摘錄於某本書、某個人的話),重新整理後,希望能永遠記得那種人生要奮鬥的感覺。


圖片來源:三民輔考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轉貼)

原作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汎森 院士。由於文章篇幅較長,在此截錄刪減一些篇幅。希望我明年的研究生新生活可以真正跳脫目前好奇心導向的學習模式,真正作到系統化的架構,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研究生與大學生的區別

     首先跟大家說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區別。大學生基本上是來接受學問、接受知識的,然而不管是對於碩士時期或是博士時期的研究而言,都應該準備要開始製造新的知識

    (一)選擇自己的問題取向,學會創新

做為研究生不再是對於各種新奇的課照單全收,而是要重視問題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碩士或博士的階段裡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課以及讀的書裡面都應該要有一個關注的焦點,而不能像大學那般漫無目標。大學生時代是因為你要盡量開創自己接受任何東西,但是到了碩士生和博士生,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論文,那篇論文是你個人所有武功的總集合,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有個問題取向的學習。

圖片來源:Pinterest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從Idea Taipei工作營到西班牙五感劇團


第一次接觸戲劇,是在 IdeaTaipei 創意工作營。這個工作營非常棒,在參加前會面試每一位報名者,並詢問其背景專長,與想在這次工作營中獲得什麼,再依每個人的需求分配到適合的組別。



第一次參加時,分配到的指導老師是台大城鄉所的教授。當時學習了從大面向觀察問題,從眾多靈感尋,將想法互相衝突與共識作出篩選的方法。第二次參加,主辦單位希望給我風格差異性大,更活潑的體驗,於是將我安排在大開劇團團長 劉仲倫老師的組別。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台灣藺草走入世界設計生活圈

由松山文創園區主辦,松菸講堂第5場。講題|工藝復興 講師|A.M ideas 創辦人林宛珊/ 陳韻如 A.M IDEAS 的分享。以下以模擬採訪稿的方式呈現。


藺草,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大部份人第一次的接觸藺草,可能是外婆家的枕頭墊上所飄著淡淡的青草味,或是在傳統菜市場販售藺草鞋墊的攤販中,得知它防臭抗菌的功能。

當藺草到了二十一世紀,仍然停留在上一代的生活用品的回憶裡時,台灣有兩位設計師,將它設計成簡單的設計小物,透過到世界各地參展,意外讓更多人發現這個天然材質的新魅力,也把它拉回了這個世紀裡,成了獨樹一格的個人風格用品。


圖片來源:明潮